最近市场一直震荡波动,很多人都觉得行情陷入了瓶颈期。
但大家忽略了一个大利好!今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。
隔夜美股暴跌,关税大棒日趋逼近,如何避险,戳我了解:https://weibo.com/1926571600/Pi1DBrsd9?pagetype=detail
文末还有超实用干货,千万不要错过!
一,大利好
消费领域再传重磅利好!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中国正考虑将服务业纳入补贴计划以消费。
这一正策若落地,将直击当前消费疲软的核心痛点——居民收入增长乏力。
与以往补贴家电、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制造业不同,服务业的补贴将真正惠及最广大的普通劳动者群体。
要知道,即便是发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,2023年新增就业也仅50万人,相较7.4亿的总就业人口可谓杯水车薪。
而服务业补贴则能直接提升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,从根本上解决有钱才能消费的问题,形成收入提升-消费增加-经济回暖的良性循环。
从去年ZZJ会议到今年两会,决策层消费的决心已愈发坚定,这次服务业补贴计划若成真,将是正策工具箱里的又一记重拳。
二,散户应该怎么做?
但尽管最近正策利好不断,可市场依旧在震荡,多数散户压根没感觉到行情在变好。
其实这背后,藏着市场运行的规律:行情回暖,先从个股开始,不是指数。
在机构资金持续布局下,不少个股会先一步走出蓄势上涨的趋势,出现局部赚钱的机会。
这种从部分个股带动整体市场的变化,一般得花几周,之后指数才会跟着全面上涨。
所以很多散户感受不到行情的好转。
因为散户就爱盯着大盘看,被指数短期波动牵着走,陷入一叶障目的困境,没注意到机构正在悄悄布局,而这恰恰是行情转暖的信号。
机构凭借信息优势和研究能力,往往能提前捕捉市场中稀有的有价值的信息,而散户则因过度关注短期涨跌,错失布局良机。
想准确把握投资机会,投资者必须跳出指数涨跌的思维定式,转而关注机构资金的真实动向。
毕竟,决定市场中长期走势的,从来不是单日K线的红绿,而是机构资金的行为。
记住,最珍贵的投资机会往往诞生于多数人的疑虑之中,当散户还在纠结指数涨跌时,聪明的资金早已开始布局下一轮行情,看下图:
多数人炒股只盯着股价,却不思考股价涨跌的原因。实际上,股价很大程度由机构大资金的交易行为决定,其影响力不容小觑。
这张图是我基于十多年大数据,借助量化大模型分析得到的,能助你理解机构资金的操作逻辑。
图中的橙色柱子代表「机构库存」,能直观反映机构资金交易情况。
以「合锻智能」为例,在19个交易日里,股价上涨12.38%,振幅12.38%,之后又有17个交易日上涨3.63%,振幅15.91%,前期一直处于横盘震荡的状态,但「机构库存」始终存在,这表明机构在蓄势。
随后,股价在9个交易日内暴涨61.43%,充分凸显了机构资金对股价的影响力。
一只股票若频繁有机构大资金参与,就更值得留意。「机构库存」数据持续时间越久、出现越频繁,就意味着越多机构看好它。
研究整体交易行为还有一个作用:当市场震荡时,可帮助我们判断股价波动,究竟是短期市场情绪所致,还是机构已不再看好这只股票。
下面这张图梳理了5000多只个股,哪些有机构资金参与,清晰明了:
从这张图里,能清晰看出哪些股票有「机构库存」数据,哪些连续6到10天都有。
机构资金撤离常常毫无征兆,大家必须持续留意。
插一嘴,篇幅关系,还有几个炸裂的现象,可以戳这个链接https://weibo.com/1926571600/Pi1DBrsd9?pagetype=detail查看。
今天就讲到这儿!想获取更多实用炒股窍门,记得关注我。
声明:
我分享的内容仅供参考,要是侵权,马上删除。